MBA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模仿、自我改造、再創新的艱苦過程,為培育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企業家,中國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艱辛的探索。
中國MBA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21年中,先后有十批共236所院校被批準開辦MBA教育,這是中國MBA教育發展的黃金期。如同一個人的成長,一個行業到了20多歲的時候,也要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:自己有什么優勢?未來要成為什么?怎樣去實現?
不論是剛起步的MBA項目,還是已經發展了20多年漸漸成熟的項目,走到今天,環境變了、培養對象變了、企業需求變了,大家都面臨同一個問題:如何定位和再定位,需要清晰地找準自己的位置,并為之付諸具體的行動。培養方案、培養模式、課程設置和招生等種種改革,正是商學院進行自我認知和摸索方向的過程。
暨南大學MBA全面改革,過去五年做了兩件大事:一是推出新版MBA課程體系,把“培養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未來領導者”作為新定位,以“軟技能”、“整合性”、“體驗式”為三個創新點,建立起一套新的MBA教育模式;二是推出相輔相成的招生改革,有效地配合新培養方案實施。
未來的競爭會異常激烈,中國本土已有200多個項目,國外知名商學院也會進入中國爭搶優質生源,在這樣的競爭格局和壓力下,不進則退!如何強化核心競爭力,是商學院非常迫切要解決的問題。像清華、上海交大等國內主流商學院,緊跟斯坦福、耶魯等全球頂級商學院的改革步伐,率先在國內開始再定位和各項改革,從而在新一輪競爭中再度領先.
|